close




第三本書:探索奇蹟 認識第四道大師葛吉夫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003724




目錄




序:尋找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賴聲川




譯序:神祕的大師葛吉夫   黃梅峰




譯序:給真心想認識自己的人 劉蘊芳




1章 為了「做」得先「存在」

人不能彼此瞭解,因為他們不能停止說謊。說真話是世界上最困難的事;為了說真話,人必須花很長的時間學習很多東西。




2章 人的四個身體

一個達成完全發展可能性的人,實際上包含了四個身體:肉體、靈體、智體、因果體




3章 認識人類機器

人沒有單一性,他沒有單一的大我,人被分裂成一大群的小我。每一個分別的小我都能以整體之名稱呼自己,以整體之名行動、同意或不同意、給予承諾以及做決定。




4章 知識與素質

如果知識發展勝過素質,能知卻沒能力做,是無用的知識。反之,如果素質勝過知識,有力量做,卻不知道要做什麼,這樣的素質漫無目標,所做的努力也只是白費。




5章 宇宙的共通語言

共通語言不只存在一種,而是三種。唯有第三種語言,不論書寫或言談,各民族都是共通的;語言的不同在這個水平上完全消失。




6章 四個中心:理智、情感、運動、本能

一個正常健康的人,每一個中心都各司其職,也就是做它特別指定而最擅長的工作。




7章 為什麼我們不記得自己

如果一個人真的知道他不能記得自己,他就快要了解他的素質了。




8章 高等意識與高等中心

人會覺察到因為他沉睡,所以只在他的一小部分中生活和工作。正為了這原,他絕大部分的可能性都沒有實現,絕大部分的力量也都擱置沒用。




9章 人類機器進化的三個階段

所有的精神過程都是物質,沒有任何一個單一過程不需要消耗相應的物質。假如這物質存在,過程就會發生;當這物質用盡了,這個過程也停止了。




10章 時間即呼吸

不同宇宙擁有各自不同的時間。如地球上動植物的睡眠和甦醒,也就是二十四小時或一個日夜,構成了「有機生命的呼吸」。




11章 清醒、死亡與再生

人可以再生,但為了再生他先死去,而為了死去他必須先清醒過來。




12章 轉化性能量

要為各個中心各歸其位、各司其職,必須創造一個「永久的重心」。




13章 奇蹟的開始




一個人可以棄絕享樂,卻不能永棄痛苦。人被造成這個樣子,以至於他最執著的就是自己的痛苦。




14章 客觀真理與一般語言




當客觀知識被主觀意識狀態接收時,常會無可避免受到扭曲,以致不但無法得知真理,反而製造更多的迷惑。




15章 第四道學校




第四道學校是為了「工作」的需要而存在,它的執行與相同的企圖有關,永遠也不會為了教育或指導目的以學校的形式存在。




16章 人、羊與蟲




每樣東西都以它自己的方式擁有智能和意識,只是這智能和意識不同的素質層面,以不同的方式表達。




17章 「停頓」練習

一個人不由自主地以新的方式思考,以新的方式感覺,以新的方式認識自己。這樣一來,舊有自動性的框就被打破了。




18章 感覺一個新的「我」

唯有當人知道了所有的詐欺而自己也能複製時,他才能夠在這現象中分辨出真實與詐欺。




作者略傳




----------------------------------------






一九一五年春天,大戰方酣,在莫斯科,一位剛從印度、埃及等地尋道回來的俄國哲學家,偶然在編報時看到一則芭蕾舞劇的表演廣告,從而認識舞劇的作者,一位留著八字鬍的高加索人和他的團體。但是他隨即發現芭蕾舞劇不過是個「幌子」,在它背後深藏著一套宇宙和人生的道理,「探索奇蹟」就從這裏展開……




鄔斯賓斯基(P. D. Ouspensky)生於一八七八年,是俄國著名的新聞記者及哲學家,從少年起就對玄學、心理學及宇宙科學深感興趣,寫過不少論著。而那位留著八字鬍的高加索人名叫葛吉夫(G. I.
Gurdjieff
),也是早年就四處雲遊尋訪探道,尤其在中亞一帶尋找古代流傳下來的密意學校。《探索奇蹟》這本書便詳細記載了葛吉夫整理歸納出來的體系。




鄔斯賓斯基不愧是優秀的記者,他以驚人的記憶力寫下當時葛吉夫的授課內容,以及與學生之間的問答,以第一人稱的記述邀請我們一同從事探索奇蹟的旅行,也讓我們在烽火連天中,看到當時一小群人如何因為認識自己的渴望而聚集在一起,又如何在後來戰事日熾,俄國發生大革命時輾轉逃離,徒步攀過險峻大山,繼續從事內在的探索。




葛吉夫的講課上天下地,從戰爭、永生的可能性、藝術到化學圖表,涵蓋了哲學、心理學、宗教和宇宙論。然而就如鄔斯賓斯基發現,這些觀點並不是各自為政,而是彼此相關,他瞥見一個「廣大又嚴謹的體系逐漸成形」。這個整體,被稱為「第四道體系」。




「第四道」的出現,給本世紀的現代人一個重新認識自己的契機,但是來自高等心靈的知識,儘管化身為不同的面貌,其實都是殊途同歸,要解答「人從那裏來,要往那裏去」的永恆課題。




稱為「第四道」,是因為它不需要人放棄原來的生活,就從此時此地開始工作,有別於要人捨棄原有一切全心追隨的修行三道,亦即以身體工作為主的苦行僧之道、講求情感信仰的僧侶之道,以及重視理智思辯的瑜伽之道。




它的工作也講求「三管齊下」,從身體、情感和理智同時著手。




在第四道的體系中,研究自己與研究宇宙相輔相成,這也是本書的兩大成分:心理學和宇宙論。




在心理學方面,它開宗明義就指出人是一部制約反應的「機器」,要不是受內在諸我支配,就是受制於外在環境影響。人自以為原創的話語、思想、感覺、信念、行動和習慣,往往只是教育、模仿、傳統的產物。而且,人並沒有自覺──在平常醒著的時候其實陷入一場昏睡。




然而,人之所以為「機器」,是因為只活出了自己的一小部分而已,其實本性絕不止於此,而是具有進化的可能性。要進化,除了透過許多實際的方法來觀察和研究「最親密的敵人」──人類這部機器,更重要的是透過「記得自己」,也就是當下於每一刻,來提昇意識,讓內在真正的自己甦醒過來。




在宇宙論方面,葛吉夫所講的是一種有機的宇宙論,例如月球並不是一個冰冷的球體,而是進化中的存在物,而人類處於一個關鍵的位置上,要不是往上進化達到不朽,就是在死後成為月亮的「食物」。繁複的化學氫表解釋了宇宙各物質的位置及屬性;「三律」和「七律」則是兩個關鍵的宇宙律則,




所謂的「奇蹟」,就是一個宇宙律則在另一個宇宙顯現罷了。




最重要的是,凡事都有尺度和相對性,如果掌握了這把鑰匙,許多現象就能各就各位。(給讀者一個建議:科學理論這部分如果太難理解,可以稍加瀏覽,或甚至先略過也無妨,畢竟第四道是一個實用的體系,而不是純講科學理論的教科書。)




一九一八年,大戰的尾聲,鄔斯賓斯基和葛吉夫;因為對體系的傳播方式發生分歧而分手,但卻仍是「同道人」,也一直保持聯絡。只是鄔斯賓斯基後來到倫敦及紐約演講聚眾,而葛吉夫則在法國的楓丹白露買下一處莊園,以神聖舞蹈、音樂節奏等藝術形式,繼續從事心靈的探索。




但是一九一五年到一八年這段時間的「探索奇蹟」,已經播下了種子,為日後想要明白自己,究竟為何來世上走一遭的人們,提出一個心靈的解藥。




有趣的是,鄔斯賓斯基先前雖然徵得葛吉夫的同意,出版這本教學記錄,但是後來他又考慮到體系是活的,一旦出了書很可能扼殺它的發展性,因此遲遲沒有出版。這本書還是在一九四九年,他去世兩年後由他的遺孀出版。




看來這本書能夠流傳,乃至在四十年後的今天能以中文版問世,都不能不說是一種緣分,一種奇蹟吧。




  




還記得十年前,大學時代的我想要「了解自己」,因緣際會參加了一個小小的劇團「人子」,一部分的訓練就是以第四道的理論為基礎。我們一小群人一週接受四天密集的體力操練,週日則窩在無限續杯的咖啡館開讀書會。




當時的中譯本僅有《第四道》及《人可能進化的心理學》,於是讀外文系的我,就義不容辭充當翻譯。




大四時功課輕鬆,一有空,就到學校當時老舊古樸的圖書館翻譯《探索奇蹟》,一邊幻想不知有朝一日是否也能找到一所「學校」,與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跟從老師學習。後來真的讓我找到了。




在這裏對奇蹟的探索,轉為如何活出找到的奇蹟,也方才明白「知道」書中的道理是一回事,要整個人完完全全被說服,又是另一回事。而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本書的完成要感謝許多人的協助。這是一本集體譯作,尤其是宇宙論的部分,當年都因不懂而略過,現在則由理念一致的朋友協助完成。




謝謝方智出版社有魄力出版這本並不「輕薄短小」的書,也特別謝謝黃承晃穿針引線的努力。希望有心的讀者,能從書中找到一些指引,更能找到自己所歸屬的道路。




-----------------------------------------------------------------------




第四本書:《生命存在的實相:葛吉夫第四道》




The Reality of Being:
The Fourth Way of Gurdjieff




作者:珍妮迪薩爾斯曼Jeanne De
Salzmann




Shambhala Publications July/27/2010




http://www.realityofbeing.org/




-----------------------------------------------




隨時隨地記得你自己。 ——葛吉夫




葛吉夫指出記得自己就像一個征戰中的勇猛武士。




他向沉睡宣戰,而他所傳授的體系把人視為沉睡的機器,並指出清醒所需要的非常手段。




他是西方世界中提倡記得自己的開拓者,而他對自己教義的源頭,則密而不宣




雖然他的體系是擁有一個普遍律則的宇宙論,但他把記得自己的實際努力看得更重要。




即使在他和學生做出人是機器以及地球是痛苦工廠的迷人討論時,




葛吉夫總是提醒學生這項工作是為了清醒。




他在一次和學生的聚會中,指出他們在自我觀察的努力中都錯失了一件事。




當他們找不出頭緒時,他告訴他們:你們不記得自己。




記得自己是第四道的核心思想。




在葛吉夫的宇宙論中,清醒是人類天生的權利,但是沉睡的心理狀態卻從中阻撓。




因此,人類對於清醒不感興趣,而如果一個人發現自己在沉睡,他們就會找藉口忘記或否認。




葛吉夫把教導記得自己作為一個實驗以彰顯它的價值,同時也作為一種生活之道。




他教導學生沉睡清醒的差別。他傳授記得自己是一種延續不斷的實際努力,把一個人的注意力同時放在自己的真我以及他所從事的活動中。




葛吉夫創造了現代第四道的發生條件,而他的教學使一所第四道學校能夠在現代存在。




透過使用他的實際方法,一個人為個人工作奠定了基礎。由此產生清醒的渴望和對努力的重視。




一個人會尋找一群以清醒為目標的志同道合夥伴,並瞭解到一所第四道學校是稀有珍貴的,同時認識到通往清醒的道路潛伏著重重挑戰。




然後,也許是和同道中人的交往,會激發出繼續努力的渴望。




隨著一個人持續奮鬥,將會發現記得自己的觀念雖然簡單,但是努力卻很困難。




一個人可以使這份瞭解和另一份瞭解互相平衡,




後者可由魯米的詩句來一言以蔽之:




讓我們所愛的美,成為我們的所做所為




處在當下的狀態是很美妙的,每一份努力是值得付出。




 




只有透過開始瞭解自己,一個人才能真正清醒過來<葛吉夫>




 




你對於自己所下的功夫都和記得自己有關,少了它就無法成功進行。




記得自己是部份清醒,或是清醒的開端<鄔斯賓斯基人可能進化的心理學>




 




當一個人開始看到他一次只能記得自己幾秒鐘,似乎微不足道。




然而一個人必須瞭解,它之所以困難,




正是因為它對我們而言是一種新狀態的開始,




(內觀自己)是通往新世界的鑰匙<朗尼柯林天體影響的理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sh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