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對定的錯誤認識




 




學佛的人,首先遇到的一個困難,就是覺得思想、妄念不能斷。




其次覺得自己沒有辦法真正入定。




因此用各種方法,參話頭啦、觀心啦、守竅啦、調氣啦,守得緊緊的,




想把妄念澄清下去,一般人都是在這個境界上轉。




不管怎麼轉,有一點,只要肯休息,當然氣色會好一點,身體也健康起來,然後就認為自己有道。




其實錯了,這與道不相干,這只是休息狀態。




生病也是一樣的道理,只要能休息,病一定會好的。




睡眠、打坐都是不花錢的維他命,這沒什麼稀奇,與道不可混為一談。




 




在這種情況下,許多人學佛學很久,打坐也很用功,但始終無法入定,




原因之一就是對定沒有認識。




大家以為,什麼都不知道,叫定,覺得自己還清醒,就不是定。




什麼叫定?有些人學佛學久了,會答覆:既不散亂,又不昏沉叫定。




那是講道理,既不散亂又不昏沉,到底是什麼樣子? 講講看!




若說沒有樣子,那妳正昏沉;若說有樣子,那妳正散亂。




若你覺得自己坐這兒,向藍天一樣的清明,那是幻想境界。




要真做到沒有身心的存在,而與天空一樣的清,無邊無量




既不散亂又不昏沉,若能如此,則可以叫做真如,差不多相像了。




 




一般人總以為稍微入定,就是什麼都不知道。




當你疲勞時打坐,而成真正不知道,那個是睡眠,是在昏沉,並不是入定。




但是要注意真昏沉、真睡眠也是定,是昏沉定。




真的,這不是說笑,為什麼?




你真知道它是昏沉,這個就是定,那就不叫做昏沉;




你不知道這是昏沉,所以它就是昏沉,這裡頭大有差別。




 在疲勞時入昏沉定並沒有錯,何以說呢?




佛說百千三昧,有很多定的境界,這個是不是定的境界,問題在於你知不知道。




不過這叫做世間定,世間定就是休息,普通的休息狀況不能不算。




差不多一般人打坐,都是在這種休息狀況,真正的定沒有。




 




大家打坐都在那裏玩知覺狀態,不然就是玩感覺狀態,自己在玩弄這兩樣東西,以為是道。




其實都不是,因為這兩樣東西隨時會變走的,是道就不變了




隨著環境、時間、晝夜、體能、情緒、營養種種的不同,而非變不可,




這不是道,是一種境界。境界不是道,是妄念的一種型態。




那麼如何是真正的定呢?這是需要知道的。




*************************************************




現在有一個大問題,講到修就提到定。




一般人不論國內國外,對宗教修持功夫都很內行,修就是修定。




大家修定觀念的最大錯誤是什麼呢?




以為所謂〝定〞就是什麼都不知道,這與〝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意義是相違背的。




此其一。




其次嚴重的是,現在一般人都搞神秘了。




靈感啊!神通啊!第六感啊!超越冥想啊!




各種神秘名稱都加上去了,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錯誤。




大家要知道,神通與神經是雙胞胎,這一點真是很嚴重的問題,因為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話又說回來了,什麼是定?一定要認清楚。




四禪八定,是佛教修證方法的中心基礎,不過佛法不在定上,定是共法。




但是佛法也不離開定,歷代《高僧傳》中,功夫修證到“定”的比丘及比丘尼非常多。




甚至南北朝的皇帝,也是與佛教有關,如劉裕小名寄奴;梁武帝,隋文帝等與佛教關係都很深。




 




佛告訴了我們修證的路子,但是我們自己沒有走過,




反而把聽到的這些,當作是自己證到的,這是倒因為果,倒果為因。




什麼奇經八脈、三脈七輪的;這一關打通了,那一關打通了;




搞氣脈的,搞打坐的,都不是真正的禪定。這是什麼道理?




因為搞氣脈的,都是受生理感覺狀況支配,如果不能超越生理感覺狀況,




而以為這就是道的話,那就錯了。




換句話說,這個道在哲學基礎上是唯物的,不是唯心的。




因為有身體存在,當身體健康的話,才能生起氣脈變化;如果沒有身體,還會有氣脈變化嗎?




由此可知,氣脈變化是由身體來的,是屬於生理的、物質的。




這樣一來,道在哲學上不是成了唯物的嗎?這個問題就嚴重得很。




 




如果你說不是唯物,而是唯心的,好,那麼你能拿身體以外的那個東西來看看嗎?




別說拿個東西給人看,你能入定三天給人家看看,也就很了不起了。




你一入定,這四大的身體就和你脫離了嗎?




所以我剛才講見地、修證、行願三個部分,包括一切,三位一體,同等重要。




 以上摘錄自《如何修證佛法》




--------------------------------




 不過,有個觀念必須要瞭解,打坐並不就是修定,而是修定的初步練習的方法,




真正的定不是要坐著才能定,不管走路、做事、睡眠,無處而不是、無時而不是,




這是心地法門,並不是有個定的境界。




至少大家不要搞錯,以為整天坐在那裡傻傻地,什麼也不想叫做入定,




如果這樣叫做入定,我看大家不需要修這個玩意,




因為修了變成一個無用的廢物,那有什麼意思。




 




人生不在散亂中便在睡夢中。




我們都知道入定必須要先做到止,那麼什麼是止?




不要誤以為一切都停擺了才叫止。那樣止是邪道,是不對的。




而是作意的把心,定在某處,而能做到超越時間與空間,超越生理與心理,這才是止的道理!




譬如念佛是我們有意的,把心定在佛號上,不去管其它的雜念,這樣心會變得更活潑。




但是在活潑當中,心並不是亂想的。




 




【若言我觀法相。散睡不除者。當為說止。大有功能。】




 假定有個學人說,我觀法相,我對於佛學的理論都很清楚,即對於一切法的相(現象)都清楚。




例如,我們學佛的人都知道四大皆空,但是實際上我們一點都空不了。




理論上,四大皆空是對的,但實際上連半大都空不了。




歷史上很有名的一個故事,蘇東坡自認為佛法的修養,已經到了八風吹不動,




佛印禪師一批“放屁”,他一看生氣了,就過江來問和尚,




我這個偈子寫得這麼好,你怎麼說我放屁。




佛印禪師說,嘿!你不是八風吹不動嗎?怎麼一屁就過江來,一風就把你給吹動了!




我們也一樣,嘴裡說四大皆空,其實半大也空不了。




 




有的人發現了,雖然自己對佛學的道理,一切佛法的現像理論都很通,




然而〝散睡不除〞,心很亂,情緒也很亂,人家一逗舊火冒三丈;




或是有一點不如意時,就灰心到極點,這學什麼佛啊?這不叫學佛而是鬧情緒,




要鬧情緒何必學佛呢?問題就在於散亂心無法學佛。




 




散亂以外就是睡眠,睡眠就是昏沉,我們的人生仔細一研究很糟糕,很沒有味道,




剛睡醒眼睛未張開的思想就來了,散亂地忙了一天,累得很,不散亂時就想睡覺了。




因此,我們的人生就是睡醒了想,想夠了睡,反反覆覆在這兩種境界中度過了一生,




不管是六十歲也好,一百歲也好,幾乎沒有中間路線。




 有人說,我沒有亂想也不像睡眠,只是傻傻地楞在那裡。




這種是輕度的疲勞引起的輕度的睡眠。




有人一天到晚腦子裡楞楞的,看書也看不進去,好像老僧入定的樣子,




實際上他一天到晚,都在半昏迷的狀態。




所以,人生就這兩個境界,散亂跟昏沉。




有的人佛學的理論很通,但是散睡不除,一點都沒有辦法,除不掉,〝當為說止〞。




這時你應該告訴他,只有得止得定,才能除掉散亂及睡眠。




不是什麼都不知道,叫做得止得定。假如有人打坐,坐在那裏什麼都不知道,




那不是修佛法而是修魔法,修外道法。




那不是入定,而是工夫練到,可以盤著腿來睡覺,是輪迴之道。




 




先前我們提到過,是我們有意地要進入某種情況,超越時間及空間、超越生理與心理,




那個境界才叫做止,才叫做定。若修行不能得止不叫學佛。




嚴格來說叫玩弄佛法,玩弄自己。




〝大有功能〞,得了止,才具有大的功德與能力。




 以上摘錄自《宗境錄略講》




 




arrow
arrow

    Ash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