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伍、觀照的層次

 



 

 

 



 

觀自在菩薩的“觀”和照見五蘊皆空的“照”,二者都是境界中事,都是境界般若。

 



 

我們修證的三個次第:有覺有觀(有尋有伺)、無覺有觀(無尋唯伺)、無覺無觀(無尋無伺),

 



 

可以體會到觀與照的分際。

 



 

 觀的境界就是尋,有如在找一個東西,比方一根針掉到地上,怎麼辦?

 



 

屋內一片漆黑,只好借著燭光或手電筒的亮光,慢慢尋找,慢慢探索,這是“有尋”

 



 

“伺”則不尋找,找啊找,找也找不到,坐在那裡等著吧,

 



 

本來到處移動的小亮光,停在一個地方,定住了,久而久之,光亮逐漸放大,這是伺的境界。

 



 

最後,瞎貓撞到死老鼠似的,一下放大光明,徹天徹地,便到了照見五蘊皆空,無所障礙。

 



 

 

 



 

凡夫學佛,不管是學密宗或者顯教,一開始都是有尋有伺。

 



 

觀想一下觀不起來,即使觀起來又跑掉了,自己很慚愧,又懺悔,又難過。

 



 

然後再觀想尋回來,這樣七騰八折,後來勉強定住了,就是伺。

 



 

可是剛剛以為自己行,很得意定住了它,哎呀,又跑掉了。

 



 

只好再去找,如此反反覆覆,尋尋伺伺,最後終於到達了無尋無伺地,

 



 

不思善,不思惡,便相當不錯了。

 



 

 ******************************

 



 

小乘佛法的修持,對行者的心理狀況有個名稱叫“有覺有觀”。

 



 

念佛也好,觀想也好,顯教也好,密宗也好,都是有覺有觀,

 



 

有知覺,有感覺在觀想,心清淨與不清淨,身體舒不舒服感覺得到,這便是有覺有觀起修的境界。

 



 

那麼修到了無覺,肉體感受沒有了,還有觀,是比較進一步的修行人,但觀的心念仍在。

 



 

真做到了無覺無觀,感覺不存,更不必起觀,自然清淨,如此小乘的禪定修法才算有基礎。

 



 

 

 



 

然而你要知道,這個清淨,它是心意識所顯現的清明境界,不過已經不錯了。

 



 

如果由此繼續定慧等持修下去,既使不了菩提,也可證果。

 



 

所以舊譯修觀方法為“有覺有觀”。

 



 

玄奘法師棄而不用,改為新譯“有尋有伺”。

 



 

 

 



 

“尋”的心理現況,一個念頭去接另一個念頭,一個思想去接另一個思想,就是尋的現象。

 

“伺”,妄想念頭好像停止一樣,似乎不大用力,很靜,但其實還是念。

 



 

古人譯為“有覺有觀”、“無覺有觀”、“無覺無觀”,

 



 

彌勒菩薩在《瑜伽師地論》裡,談心理修持的狀態,提出三個程式,

 



 

玄奘法師將之異譯“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

 



 

這些心意識的心念變化過程形態,自己須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

 



 

 開始一切都在觀境中修--觀與捨,這麼樣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

 



 

到了最後已不是觀,觀還用心,而是無覺無觀了。

 



 

身心真空,不須念念再捨,而是自然靜,當下就“照”見五蘊皆空。

 



 

 我常比方,觀,這一法門,好像打一盞燈籠,或拿支手電筒找東西,光有限度有範圍,

 



 

找,找,慢慢找;

 



 

照則不是,整個大電廠開了,如太陽照耀萬物,一刹那普照大地,叫佛光普照。

 



 

 你人為的觀想,畢竟有限,非普遍。

 



 

等觀到純熟,一轉徹底照見五蘊皆空。照見什麼呢?

 



 

身體的感覺沒有了,無感覺,全盤空掉,那時全不考慮腿痛不痛,麻不麻,什麼都沒有,

 



 

可是清楚的很,那是菩提覺性,如有所悟,“五蘊皆空”,

 



 

你看般若修法那麼簡單,可是做到了嗎?做不到。

 



 

你們要是這樣修起來多好,非成就不可。

 



 

 ***********************************

 



 

 觀與照,彼此同而不同,有層次之別。

 



 

若是修行到了照的境界,那便到了理無礙法界,但尚未達到理事無礙法界;

 



 

或者勉強說到了理事無礙法界,不過還沒完全,差不多是介於理無礙與理事無礙法界之間。

 



 

 然而,凡是不能真正用功修行,光在那邊講道理的,不論是觀是照,都是理法界邊事。

 



 

還有人問,無尋無伺的境界跟無記如何分別?

 



 

無記就是無記,無尋無伺就是無尋無伺,就這麼簡單!

 



 

般若波羅密多的功行深時,自己自能分別,沒有修,空談妙理幹嘛?

 



 

(此時有同學問:觀是修道位,照是見道位,對不對?

 



 

師答:就功夫而言,勉強可以這麼說,但還不真是。)

 



 

 ***********************************

 



 

 凡所有想,皆是境,佛也好,魔也好,山水也好,人物也好,都是境界;

 



 

能起境界,能想,能諸般造作的,非境。

 



 

所觀所照的是心念的變相,是境界般若;

 



 

能觀能照的,不是境界般若,而是實相般若。

 



 

修行人必須找到能觀能照的那個,才算開始發現自己本來的面目。

 



 

 

 



 

借著“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的修法,

 

人人直修下去,由觀到照。

 

等到照的時候,那便一點也不吃力,也用不著修,但又不離修。

 



 

自然而修,修而不修,也無著力之處,好像無修無證,

 

但又清明在躬,才能度一切苦厄。

 



 

 以上摘錄自《般若正觀略講》

 



 

--------------------------------------------------------------------------------------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shai 的頭像
    Ashai

    燈塔之家部落格

    Ash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