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們學佛的人專門搞幻想,大家參禪打坐,心裡有個幻想,以為入定了就什麼都不知道了,

 



 

思想念頭都沒有了,一般初學的人都有這樣的想法。

 



 

這是佛告訴妳的嗎?真是這樣的話,何必學佛呢?吃安眠藥去學死人就好了。

 



 

佛也沒有告訴我們,入定以後眼睛看到什麼、耳朵聽到什麼。他只告訴我們修定。

 



 

修定是個什麼境界?修定是證空觀。

 



 

 

 



 

還有人看了六祖在《壇經》中說:“無念為宗”,搞了幾十年也找不到無念。

 



 

也不想想就算是無念了,充其量也不過是無想定。

 



 

無想定不是佛法,佛也曾經修到了無想定,再把它丟掉了,為什麼你現在要去求無想定呢?

 



 

所以要真正瞭解佛法,不要去空想。

 



 

 佛法也說要跳出三界外,哪裡有個第四界?

 



 

有,教理上有,叫作聖賢界,那是個假定的名稱。

 



 

諸佛菩薩是不出三界不住三界,隨時在解脫三界。

 



 

你真跳出了三界,去了第四界,佛也沒說第四界在哪裡。

 



 

教理上的聖賢界只是名稱,例如特別好的人是聖人,但是他還是人啊!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讀了這一段經文要自己反省,大家都在那裡幻想。

 



 

大家修定,千萬要把握修止觀。

 



 

如何是止?繫心一緣,才是正止正念。

 



 

因此念佛的人,行住坐臥中都要淨念相繼,方是正念。

 



 

如此說者是佛說,非此說者,必是魔說。

 



 

***************************************

 



 

念、定、總持,辯才不斷】,這一段要這樣斷句才通。

 



 

 大家對於這個“念”,究竟有沒有正確的瞭解?

 



 

有許多人基於對禪宗不正確的認識,

 



 

引述六祖所說“無念為宗”,就以為禪宗目的在求無念;

 



 

又以為打坐時,什麼都不知道就是入定了,其實那是大昏沉現象。

 



 

這樣子的誤解不但嚴重,而且危險!

 



 

 六祖在《壇經》中明白說過:〝無者無妄想〞,等於是教理說的無分別心。

 



 

念者念真如〞。六祖所講的無念,絕不是昏沉。

 



 

前面說過,到了境界之時,好像感覺不到身體了,大家千萬不要以為是像睡著一樣的,

 



 

後者是昏沉。打坐時覺得昏昏沉沉、似睡非睡,不要以為這是清淨,小心這樣坐久了以後,

 



 

腦子就退化了,記性、悟力越來越差,這可能有墮入畜生道的悲慘果報。

 



 

這都是搞不清楚,無念的真義,如此程度連外道魔道都當不上。

 



 

 

 



 

佛法處處講念,例如三十七菩提道品第一,就講四念住,

 



 

再如淨土講念佛,所以對念,一定要有正確認識。

 



 

念是意識上的念,不是用嘴念。

 



 

菩薩境界的念住不是念頭斷滅,而是不起思惟分別,念念常住清淨自在,永遠在定中。

 



 

定不等於是打坐,打坐不過是初步練習學定的方法。

 



 

念清淨以後,才可以談得定。

 



 

 

 



 

 平常修行打坐為何不能得定?

 



 

因為第一:對念沒有正確認識;第二:念不能定,淨念認不到,因此雜念紛飛。

 



 

個為自己反省,當你坐不住的時候,究竟是身體坐不住,還是心坐不住呢?

 



 

你認為是身體的感覺熬不下去了,其實講到底還是心坐不住,就是念的問題。

 



 

不信,如果用支槍指著你,坐不住就殺了妳,保證你就坐得住。

 



 

 

 



 

所以一定要淨念得定以後,才能得總持法門,也就是密宗所講的陀羅尼:

 



 

總是“所有”的意思,持是“保有”。

 



 

總持第一個是聞總持,聽聞、見聞過了就不忘,

 



 

如阿難得總持法門,三藏十二部經典都是他記住,後來才補寫出來。

 



 

大家上課聽經,往往聽過了就忘了,這就是不懂念、定、總持,修萬劫仍是枉然。

 



 

有天才能過目不忘,博聞強記,這是因為過去生修念、定稍有成就。

 



 

念經時如果只是有嘴無心,那是自欺欺人,毫無功德可言。

 



 

嘴念時心還要注意在經文上,多念一次,記誦就熟練一次,才是真修行。

 



 

 

 



 

第二個總持是知總持,所知道的沒有忘失。

 



 

第三個是遇有任何疑難,自己會參透解決。這樣定力堅固、慧力堅固,才可以得總持法門:

 



 

世間、出世間、大乘、小乘、顯教、密教,無不成就,才算總持。

 



 

 

 



 

如此得無礙的辯才,不是強辯,因為對一切世間出世間的學問智慧,無不了徹,

 



 

智慧如珠走盤,靈光照耀,才能使佛法正法不斷。

 



 

菩薩必須具備念、定、總持,修到了遠行地,才能辯才無礙。

 



 

 以上摘錄自《花雨滿天維摩說法》

 



 

----------------------------

 



 

〝常不動故〞,我們也經常誤以為,修道修到最後不動,以為念頭不動,或者什麼都不知道,

 



 

就是定。這樣的話,何必學佛?學石頭,學死人多好。

 



 

所謂不動是形容詞,他是動而不動。例如我講話,諸位聽見了沒有?

 



 

聽見了,這不是動嗎?個為聽到我講話的聲音,乃至聽到外面的車聲,這是動相。

 



 

假如你到了高山頂上,聽不到任何聲音,那你聽見沒有?

 



 

聽見了,聽見了一個沒有聲音的,這是靜相。

 



 

動相你聽到了,靜相你也聽到了,動相與靜相,妳都清清楚楚,

 



 

此時念頭沒有動過,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動來知道動,靜來知道靜,能夠知道動靜的那個,不在動靜上面,與動靜毫不相干,

 



 

他是永恆不變的,所以用常不動來形容他,他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

 



 

 以上摘錄自《圓覺經略說》

 



 

---------------------------------------------------------------

 



 

要知道坐是禪,行也是禪,乃至語默動靜,無一而非禪。

 



 

一定要弄成木雕泥塑的樣子才算禪嗎?禪是活活潑潑的。

 



 

什麼都不知道了,才算定嗎?那是外道定,禪宗所不取。

 



 

那麼,什麼是禪呢?告訴你,

 



 

圓明清淨就是禪,不是麻木不仁,不是什麼都不知道,外面一切聲音動作,清清楚楚

 



 

而此心靈靈明明,了無罣礙,毫無執著,一片祥和,一味的慈悲。

 



 

 

 



 

把心放開,不要在身上搞,把心放下。

 



 

一念不生全體現,一念生了也無礙呀!

 



 

妄念來了隨他來好了,不要去壓制它,久而久之它就不來了。不要去修正它。

 



 

昏沉來了,讓它去昏沉好了,昏沉過去了,自然清明了。不要勉強提起精神來對治它。

六根才動被雲遮,動也無礙呀,那知道六根動的那個東西,並沒有動過呀!

 



 

以上摘錄自《習禪錄影》

 



 

-----------------------------------------------------------------------------

 



 

四禪八定是共法,既然是共法,你要學佛,求證形而上道這個本體,自然也離不開這個共法,

 



 

你不要認為是共法就看不起。

 



 

不管是顯教還是密宗,都是從我們的根本老師 釋迦牟尼佛那兒來的。

 



 

釋迦牟尼佛本身的修證,就是從共法開始的,這是第一點要瞭解的。

 



 

 

 



 

釋迦牟尼佛以後的那些密宗大祖師們,不管是紅教、白教、黃教、還是花教,

 



 

都曾經過嚴格的禪定修持。

 



 

他們記錄下來的那些境界,都屬於禪定的範圍,都離不開氣脈的變化。

 



 

修氣脈修拙火充其量,都是在初禪、二禪,最高不過三禪的境界,

 



 

但這樣說,並不代表做到這點很容易。這是第二點總結。

 



 

 

 



 

前面講到很多人的入定經驗,像有名的憨山大師,在山上入定和在弟子家入定,

 



 

慧持法師入定好幾百年,以及現代的廣欽老和尚入定的經驗。

 



 

他們入定後身心皆忘,甚至不知道入定有多少天,都是靠引磬才出定的。

 



 

什麼都不知道的定境也有很多差別,一種是無想定,一種是無所有處定,

 



 

一種是昏沉,不包括空無邊處定。空無邊處定還有空的境界。

 



 

其實昏沉不是定,把它算作定境的一種,是我講話的方便。

 



 

那麼這些案例都是什麼定呢?

 



 

是無想定,還是無所有處定?

 



 

還是昏沉定?

 



 

現在一般人學佛打坐,第一個困擾是思想停不了,好像每個人都想入定,

 



 

其實你問他入定是什麼意思,他也不清楚。

 



 

是不是什麼都不知道叫做定呢?

 



 

難道佛法的目標是什麼都不知道嗎?

 



 

如果這就是佛法,那我還何必學呢?

 



 

吃安眠藥就可以了,再不然學成木頭石頭一樣,

 



 

那不是比我們講的那些定的境界還厲害嗎?

 



 

山門外的那對獅子在那裏一千多年了,那是成佛得道了嗎?

 



 

所以〝定〞,是一個大問題?

 



 

以上摘錄自《現代學佛者修證對話》

 



 

---------------------------

 



 

 我們在座許多人學佛打坐的,最好不要走入一個錯誤的路,以為坐起來入定什麼都不知道。

 



 

可是現在這兩天,反而是不對呀,精神特別好,越坐嘛,坐是坐得住,

 



 

哎喲可是什麼事情越清楚。——並不壞啊!是這樣啊!

 



 

那是因為你生理在靜態以後,慢慢生理氣機變好了,健康起來,

 



 

健康起來這個過程當中,精神就是六根特別旺、強健。

 



 

六根強健加上你這個意識,因為經過念佛或者靜坐的訓練修持,更清明了。

 



 

所以啊,反是變得多了。變得多了以後你把這個理一通啊,這個鏡子一樣擦亮了,

 



 

它能夠一時之間,多照見別的東西,你不管嘛!

 



 

你鏡子擺在那裡照,而不起作用,不迎不拒;

 



 

念頭來,我也不歡迎;念頭跑掉,我也不追尋。慢慢就進入一個好的境界了。

 



 

 

 



 

可是因為妳這些理不明白,不曉得這個心異類可以俱起的,所以你在清明境界裡,

 



 

精神好了卻反而討厭了,這怎麼辦?

 



 

因為妳下意識裡有個錯誤觀念,以為入定是什麼都不知道了,就犯這個錯誤。

 



 

所以教理不通,佛所教我們的修持的道理不通,

 



 

三大阿僧祇劫,妳再加三倍也不能成佛,白修了。所以要特別注意教理啊!

 



 

以上摘錄自《唯識與中觀》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shai 的頭像
    Ashai

    燈塔之家部落格

    Ash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