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tart-up Of YOU.jpg    人生是永遠的測試版.jpg  

 

人生是永遠的測試版:新創企業家改寫生涯的方程式

The Start-up of You: Adapt to the Future, Invest in Yourself, and Transform Your Career

作者: 雷德.霍夫曼、班.卡斯諾查

原文作者:Reid Hoffman、Ben Casnocha

譯者:洪慧芳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13/03/08

 

《紐約時報》暢銷書 No.1、《華爾街日報》暢銷書 No.1、Amazon.com 熱銷新書 No.1

國際媒體熱烈報導,包含英國《經濟學人》、《金融時報》、《紐約時報》、《時代》雜誌、《財星》雜誌、《彭博商業周刊》、《富比士》雜誌、《連線》雜誌、TechCrunch、BBC、CNN、CNBC、MTV等好評推薦

 

面對工作,你是等待被安排,還是主動為自己創造工作價值?

面對挫折,你是抱怨放棄,還是從失敗中找出新轉機?

經營人脈,你是想著「對我有什麼好處」,還是問「這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職涯發展,你是終身抱定一種職業,還是能隨著機會、變化,勇敢跨出未知的下一步?

產業被顛覆,任何行業都不再有安穩的工作,

全球最大專業社群LinkedIn創辦人告訴你未來成功職涯的祕訣,

就是學習Start-Up的思維,永遠不停止啟動!

永遠的測試版,代表「隨時開始。永遠進行中。」

創業精神是人生理念,如今你也至少是一個新創事業的創業者,這個事業就是你的人生。

 

過去,找工作像選電梯。只要搭上明星產業的電梯,加上努力,總有一天升上頂峰。

今天,每個電扶梯上都塞滿了人,年輕人卡在基層,中生代難以升遷,60歲也難以退休。

競爭改變,對手改變,產業龍頭一夕易主,傳統生涯發展路徑不復存在,你我都受衝擊。

 

全球最大專業社群LinkedIn共同創辦人兼董事長霍夫曼,

與被美國《商業周刊》選為最佳青年創業家卡斯諾查,

共同分享再生能力最強的矽谷新創企業家與好萊塢改寫生涯的經驗與心法,

包括Facebook營運長雪莉.桑德伯格、Twitter創辦人傑克.多西、

社群網頁遊戲公司Zynga執行長馬克.平卡斯、

全美最大網路電台Pandora創辦人提姆.韋斯特葛倫、喬治.克隆尼等。

為什麼要這麼做?

新創企業和經營這些企業的創業家都很靈活,他們投資自己,打造專業人脈,

承擔理性風險,把工作上的不確定與波動扭轉成自己的優勢。

如今的專業人士想要成功發展,正需要同樣的技巧。

The Start-up Of YOU3.jpg  

本書不是求職手冊,不是要教你如何寫求職信或履歷表,

而是傳授矽谷新創企業的最佳實務,教你如何在競爭激烈的世界裡加速職業生涯的發展,

關鍵在於把職業生涯當成創業來管理,把創業精神完全融入生活中。

無論你是在大型的多國企業任職,或在小型的本土企業中工作,或自己創業,

你都需要知道如何:

 

打造競爭優勢,以獲得最佳的工作和機會。

隨著你個人的改變、周圍人士的改變、產業的改變,調整生涯規劃。

打造強而有力的合作關係,維持多元的人際關係,以強化專業人脈。

找出大舉加速生涯成長的突破機會。

冒險進取,以靈活因應產業危機。

善用網路取得可幫你做明智決策的資訊與情報。

你未來的成就,就看你對這些創業原則的了解與運用而定。

將這些創業技巧運用在個人生涯發展上,幫你拓展人脈、獲得更好專業機會,

你將成為個人生涯的執行長,開創出超越現在想像的未來!

本書適合所有「有心想好好做工作的人」!

無論你是想工作或不得不工作的上班族、創業者或SOHO族。

 

作者簡介

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

全球最大專業社群網站LinkedIn的共同創辦人兼執行董事長(會員數逾2億),

也是全球知名的創業家與投資者,之前曾是PayPal的執行副總裁及創立董事。

目前為矽谷頂尖創投公司葛瑞拉克創投合夥(Greylock Partners)的合夥人,

也是Facebook和Zynga等上百家科技公司的早期投資人。

 

班.卡斯諾查(Ben Casnocha)

屢次獲獎肯定的創業家及作家,為《新聞週刊》(Newsweek)撰稿,

上過CNN、CBS的《晨間秀》(The Early Show)、CNBC等節目,

榮獲美國《商業周刊》(BusinessWeek)最佳青年企業家的殊榮。

The Start-up Of YOU2.jpg  

 

目錄

推薦序
人生,也是一場創業      林之晨

用新創事業思維經營職涯  林宜儒

學習過一個測試版的人生  郭建甫

延伸人脈,預備職場競爭力 郭曜郎

換顆腦袋,變成創業家    劉威麟

有心好好做事者都該看的書 劉奕成

用「準創業」心態經營人生 蔡明哲

成功祕訣在於永不停止啟動 鄭緯筌

勇敢去闖,闢出自己的矽谷 鍾子偉


作者專訪 從哲學家到創業富豪

 

第一章 人人都是創業家
為了適應當今專業生活的挑戰,我們需要重新發掘創業本能,把自己想成執掌新創事業的創業者。

 

第二章 優勢 建立領域第一的競爭優勢
你如何成為「最早、唯一、較快、較好,或比較便宜的」人選?你能提供什麼難以取代的價值?

 

第三章 應變 訂定A、B、Z 計劃
你會改變,周遭環境、你的盟友和對手都會改變。無論年紀多大、在哪個階段,隨時都要調整與規劃。

 

第四章 人脈 找到盟友,善用三度連結
你的人脈比你想的還廣、還強大,巧妙運用專業人脈圈的三度連結,就能充分體驗人脈的乘方效果。

 

第五章 機會 機遇是創造出來的
盡量參加團體和協會,讓事情發生,你會打造出自己的機緣巧合,創造自己的機會。

 

第六章 風險 承擔明智的風險
風險並非敵人,人生中始終都有風險。面對風險時,唯一的長期之道就是機靈應變。

 

第七章 情報 從人脈中找到GPS
蒐集、管理、運用資訊的方式,決定了你的輸贏。在需要時能夠讀取資訊才是制勝之道。

 

結語 人生是永遠的測試版

-------------------------------------------------------

想像你今天遭到解雇,會最先聯絡哪5個人,徵詢下一步該怎麼走?

文/陶比獅

 

「想像你今天突然遭到解雇,會最先聯絡哪5個人,徵詢下一步該怎麼走?」

老實說,國家的財務不會永遠樂觀,原以為穩定的公務人員退休金都能變化,

這也許真是個再實際不過的自問。

既然產業已逐漸被顛覆,明日的世界可能更加渾沌無序,

我們的職場漸漸轉為「年輕人難以就業,中年人難以升遷、六十歲難以退休」這樣的狀態,

那麼用心多為自已想想,訓練與投資自己,脫離規範,努力展現自我創造的本能,就是自己的責任了!

是吧?人人都是自己人生的創業家
一個牛津大學哲學所畢業生,怎麼會想要勇闖美國科技聖地矽谷?

你可以親自聽聽雷德.霍夫曼本人的現身說法,

就《人生是永遠的測試版:新創企業家改寫生涯的方程式》這本書中。

他曾是PayPal頂尖跨國線上支付平台的執行副總,

現在是會員超過2億的,全球最大專業社群Linkin共同創辦人兼執行董事長。

雷德.霍夫曼和多數美國人一樣,見證了當代美國汽車業的崩解,繁榮一時的底特律從天堂掉入經濟絕境,

但同樣看到了是矽谷的成功模式,是蘋果、甲骨文、皮克斯、古歌、eBay到最近的FB與Youtube、Twitter這些新創企業,一直都能跟著全球市場不斷演進、新生,調整腳步!

 

在二十年的工作生涯裡他體悟到,這些新創事業所採用的商業策略,

其實和成功個人所採用的職業策略非常相似!

因為創業通常是在資源相對匱乏、時間緊迫、凡事都不確定的條件下做決定,

需要承擔某種程度的風險。

情況就跟我們現在每個人,經營職業生涯所面臨的情況非常類似!

因此,便開始把在矽谷幸運學到的東西成策略架構,

發展出「每個人都是小事業」的概念,

以隨時「start-up」來看待自己的職業生涯,永遠都處於 beta 版本!

 

因為你會改變,你周遭的環境也會改變,你的盟友與對手都會改變,

惟獨如此,就像那些新創企業一樣隨時與時俱進,

記住:無論你於哪一個人生階段,讓單一夢想主導你的一切,並不聰明!

先確認你的優勢
創業家生存的基本條件,就是要比競爭對手優秀!

對顧客好得有點誇張的網路鞋店Zappos的優勢,

就是以顧客為導向,做到的頂級服務  
(詳文參見連結:http://post.books.com.tw/bookpost/blog/39742.htm )。


雷德.霍夫曼告訴讀者,可以由三塊拼圖來檢視自己的競爭優勢:

「資產」、「抱負/價值觀」、「市場實際狀況」。

其中軟性資產是個人無法用金錢取得的,不像現金、股票、房產這些硬性資產能輕易計算,

但是卻是你解決問題很寶貴的能力,諸如別人對你的信任、領域知識與個人品牌。

如同其他成功法類書籍所述,一份工作如果讓你覺得

「當你在做自己在乎的事情」那麼你不但會更努力,也會做得更好。

但最困難的卻是在尋找所謂「真實自我」熱情所在。

作者在這邊給了一個相當實際的提點,就是無論你的價值觀與抱負是什麼,

要知道「它們都會隨時間而變化。」

而且必須設法對市場深入了解,再厲害的想法或是產品,但是市場不存在,聰明也枉然。

像個厲害的創業家一樣,擁有對人生的應變能力── 你的「A、B、Z計畫」
你知道相片分享網站Flicker,最初目的是要做一款多人線上遊戲而已嗎?

而Facebook的營運長雪莉?

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最出的職涯,是在印度作公共衛生計畫,回饋世界上不幸的人。

我們其實都在曲折中打造人生,桑德伯格說:

我之所以沒有計畫,是因為計畫,會把我局限在現有的選項中。」,

工作生涯沒有確切的起點、中點或終點,無論你年紀多大、哪個階段、隨時都需要調整與規畫。關於職涯發展,書中提出了一個,能讓你不怕試誤的調整型規畫「A、B、Z計畫」:
A
計畫,是你測試構想的起點,也是你現在正在做的事情。
B 計畫,是你需要改變目標或方法時,所採取的應變對策,它大致上和A計畫差不多。

但會跟著你學到的經驗而調整方向。
Z計畫,就是一個你非常確定的救生艇計畫。


Flicker
的A計畫就是發展線上遊戲平台,而B計畫就是針對社群空間裡,

分享相片使用人氣攀升時,領導團隊選擇專注開發相片應用程式與社群的新方向。

依照現在職場的波動,應變往往不見得是自願產生,而是被迫改採B計畫。

最好的B計畫,是和你目前作的事情不一樣,但密切相關。

當你在思考B計畫的選項時,最好選擇能夠一腳站穩在原領域,

另一腳跨足新領域的選項,朝鄰近的利基點採取應變行動。怎麼說呢?

除非迫在眉梢,否則你可以透過兼職的方式投入B計畫。

比方說,開始利用晚上與週末學習新技能,

或開始與相關產業的人培養關係、應徵兼職實習工作。

 

3M、GOOGLE與LinKedIn,這些公司都讓員工在上班時間,挪出部分時間,實驗次要專案,

把這種做法也納入你的個人職業生涯,有何不可呢?

隨時都能為自己,在每週、每個月、甚至每幾個月騰出一天、做點屬於B計畫的事情。

Z計畫,是當AB計畫讓你都不再有信心,或是計畫被嚴重破壞,

就靠Z計畫作你支持的有力後盾,就像是有天你無家可歸時,你可以搬回老家父母,

或是被創業失敗後,你還留有的退休老本,但並非是你的終點。

而是讓你得以暫時退下歇歇,然後再度振作,繼續踏入旅程開始A計畫。

你有幾成的把握渡過下一次的人生風險?
卓越的創業家之所以與眾不同,不是因為對風險的接受度高,

而是他們具有審慎評估風險與管理風險的能力。

不少人認為減少風險就讓職業穩定,但諷刺的是,作者卻告訴你:

「瞬息萬變的世界裡,那反而是最危險的作法。」

真實的狀況是,如果常常承受短期的風險,將可以增加長期的穩定,

因為常處於波動的狀態,應變力的培養將更健全!

管理風險最明智的方法,就是追求那些原本就有波動性的機會,然後機靈因應那些衝擊。

如果環境的波動越小,911事件或是311地震,這種黑天鵝事件來臨時,破壞性越大。

這一樣適用於職場生涯上,公職、教育等聽起來穩定的工作的確風險較低,

但是一旦沒有長期雇用制或是突然退休金破產了、或是政府縮編?

真的有一天發生極度誇張的危機,這些職位就沒辦法像原本隨時就處於動盪的房產業務般,

知道如何面對人生的低谷。

身為全球最大也是目前最成功專業社群LinkedIn的創辦人與經營者,

雷德.霍夫曼肯定能給讀者一些職場人脈或是社交上的建議。

人脈對於我們人生,或是工作與思想上的助益,確實廣不可及,

但他認為培養關係裡最重要的一點,卻是「用心交往」,不斤斤計較人情,或是商業上的利益,

從對方的觀點看事情,以及思考如何能幫助對方,

開始一種「我們」而非「你我」的關係建立。

 

書中不但提供讀者真誠的建議,更本文標題般幫助讀者自我尋找、自我對話,

一旦個人優勢、應變計畫、人脈、機會、風險情報你都有意識把握與面對,

即便沉浮在各種趨勢波浪與各種改變,

只要是創業精神下的beta版本人生,永遠都值得期待!

 

推薦序三

學習過一個測試版的人生 郭建甫

 

不像蘋果電腦的賈伯斯,擁有對產品極簡的偏執,而造就了一個偉大的企業;

也不像Facebook的祖克柏,天賦異稟地在28歲之際,就創造了一個千億帝國。

你要試過,才知道最好的計劃是什麼。」從學術背景出身的霍夫曼這樣問自己。

 

從蘋果電腦的使用者體驗部門,開啟了他的職涯冒險,

在富士通探索了產品經理的事業抱負後,創立了他的第一家網路公司SocialNet,

並在加入PayPal蓄積能量後,創立了全球最大的專業社群網站 LinkedIn。

不像典型的矽谷車庫傳奇,霍夫曼更像是一個由點滴累積、適應轉變,

而獲得成功果實的創業修練者,也因此更值得你我這樣的創業者一讀。

  

「當你做了某件事以後,你就像攪動了一鍋湯,讓看似隨機的人事物,

碰撞出新的組合和機會。

當你動起來的時候,你是在編織一張又寬又高的網,以捕捉朝你而來的巧妙機運。」

霍夫曼如此形容等待機會的到來。

 

很多人知道我們WhosCall發跡的故事:

一年前,Google執行董事長施密特訪台演講中,

稱讚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陌生來電辨識軟體,一夜之間捧紅了我們。

鮮少人知道的是,在這樁從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事件發生的幾天前,

我們才剛辛苦籌得一筆錢,用以支付營運成本與創辦人全職投入的決心。

 

就在兩年前,幾個合夥朋友放棄了海外工作與外商的穩定薪水,

一起兼差過活,來創作十幾個我們認為絕佳的App點子,嘗試碰撞出新的組合與機會。

 

對我而言,這一切創業精神的起點,關連到多年前結識了一群盟友,

彼此在職涯過程中無私的分享與提攜成長,

編織了一張又寬又高的網,使我們捕捉住迎面而來的種種巧妙機運。

讀過本書後,發現像我們這樣一群平凡的人,都能淺嘗到創業的酸甜果實,

全是因為掌握了一些書中所提到的心法與攻略。

 

霍夫曼這些實務建議,不但對一個想要擁有自己事業的人來說,是字字珠璣,

對想要在現今,滿載的職涯電扶梯扶搖直上的人而言,更是無比珍貴的成功指南。

 

在這個職涯遊戲規則已經完全改變的現實世界裡,

同時也是全球化與科技化激烈競爭的環境裡,

我們必須學習過一個創業思維的人生、

一個從調整中學習掌握的人生,一個永遠測試版的人生。

(本文作者為Gogolook∕WhosCall執行長)

arrow
arrow

    Ash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