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人的心靈治癒力






最近,我參觀了全世界最大的一家不開藥的醫院。




這家醫院唯一的治療方法,就是一種動中修定的“動禪”,所謂的“智能氣功”。




它包含了一套非常簡單的動作——在練功時閉上雙眼,觀想氣




(也就是能量或生命力)流遍身體的經脈,讓這股能量疏通整個身體。




每五十天就有四千名新的病人,抵達這所醫院,他們身患各種慢性疾病,




包括癌症、糖尿病、心臟病以及腎臟病,無論他們的健康情況如何,醫院的平均治癒率為95%




而其中有約一半的病患徹底痊癒,不再有任何症狀,




至於另一半,則有顯著的改善,幾乎大部分的症狀與疾病現象都消失了。




這是非常驚人的結果,那麼它的秘密到底在哪裡?

  




我研究這家醫院的結果,發現了下列情況:




其中一群人顯現出所謂的自發病症緩解,或立即痊癒現象,




而且是發生在住進醫院後一至兩周期間。




這一小群人在一次療程後就痊癒了。




這一組人是患有腫瘤或癌症的病人,然而他們的腫瘤很快就消失了。




第二組人花了較長時間,在四到七周的時間內復原。




住院期間,這些人的病症每週都有改善,直到症狀完全消失為止。




不過這一組人裡面,也有些人幾個星期不見起色,




卻在突然之間,聚積了他們的治癒力而立即復原,




仿佛起初有某些路障,需要先清除似的。




第三組人在整個治療過程中進展緩慢,結束住院治療之後,




仍必須積極地進行,讓他們有所進步的療程。

  




最值得注意的是,疾病的種類似乎並不重要,因為這項治療有潛力治癒每一種病症




先天性狹心症的兒童復原了,脊椎受傷導致癱瘓的人們又能走路了,必須仰賴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不再需要按時注射。




對病人來說,最重要的事就是敞開心胸,讓治療過程自然發生。

我看到的病人之中,那些做好準備,並相信自己會痊癒的,幾乎是最快被治癒的一群人。




病患越是確信痊癒有可能發生,就會越快產生效果;




至於那些保持開放態度,但仍然有些懷疑的病患,則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復原,不過他們一旦開始覺得有進步,恢復的速度就會加快。

在我訪問過的第三組病患中,有些人極度渴望痊癒,他們相信這套療法是他們最後的機會了。




可是許多人也承認內心深處,並不真的認為有希望治癒,




他們很難相信簡單的氣功,就可以治療他們的疾病,然而又沒有其他的辦法,




只好敞開心胸,接受這個聊勝於無的可能性。




他們每一個人所面對的主要障礙,就是自己的心結。






我們多數人都無法控制自己的心念,而變成了心智的奴隸,而非它的主人,這是我們成長方式的必然結果。




為了要活下去,人類生來就有某些特定的模式,非常類似於電腦自動進行著的機械化運作模式。




在嬰兒時期,生命是簡單的,我們吃、睡、排泄、成長,處在一種全然物化的存在狀態裡。




在那個年紀,為了達成上述目標而存活下去,我們必須是惹人憐愛的(這也是嬰兒天生,就是可愛的和易於摟抱的原因)。




即使是嬰兒發出的聲音,也是設計來吸引他人注意的,為的是在需要時輸出驚慌的印象。




這些都是我們不自覺的本能程式,以便克服人生最初階段的挑戰。

在理想的世界裡,即使孩子不餓,父母也充滿了關懷與愛,




他們通過高品質的相處、尊重、欣賞、信任、覺知、瞭解、接納、撫慰、鼓勵、關心以及贊同,滿足了我們的基本需求。

如果這些情況並未發生,我們會繼續渴望,並企圖滿足早年未曾得到的需求,




直到可以漠視這些,不自覺的欲望為止。




諷刺的是,最大的挑戰就在於,我們已經被設定好去尋求,並找到一般說來,無法滿足我們需求的人。




我們執著於這些需求的本身,而無法滿足自己的欲望。




我們封閉在堅硬的外殼裡,和基本的生存程式糾纏不休,根本無法覺察自己失去了控制,而被早年的需求所左右。




這樣的結果導致我們越來越自暴自棄,不是變得沮喪、充滿挫折感、負面且黏人,




就是變得嚴厲冷酷和咄咄逼人,然後我們又自怨自艾,或責怪外在世界沒有滿足我們的需要。




壓力和疾病就這樣,演變成了最終的結果。

好在隨著年歲的增長,我們學會了,如何擊敗和漠視這個基本的求生系統。




我們一旦瞭解心是如何作用的,並施以適當的訓練,




它就能幫助我們做到,許多通常不是我們能力範圍所及的事情。




這本書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使你覺知心,是如何與情緒聯結運作的,




而讓你戰勝原始的不自覺模式。

  




在我們的生命中,唯一能發揮作用的掌控力,就是放棄掌控,




儘管放手不管,和我們固有的生存本能背道而馳。




基本上,要克服完全把重心擺在自身生存上的習性,就是要轉變成服務他人的人。




心理學上所謂的自我,乃是潛意識程式的總結,




它是一把雙刃的利劍,既可以用來加強,想淩駕於他人之上的指揮欲,




也可以用來服務他人,顯示出利他主義以及謙讓的愛,覺醒的人成長的自然結局。

  




能量的動力法則

能量法則主宰了我們的生命,借著瞭解它,與它合作,可以塑造出和諧與長壽。




在中醫裡,自然界相對且互補的兩極,稱作“陰”與“陽”。




陰是向內聚焦、接納與包容的女性能量(向心力),




陽是向外聚焦、擴散與拓展的男性能量(離心力),




整個陰陽哲學就在於,如何平衡這兩股對立的力量,來修正身體和精神上的兩極能量。




兩極得到了調和,所創造出來的平衡,就是平靜而和諧的狀態,我們稱為“道”或是“統一”。




統一是第三層意識狀態,也就是情緒平衡或是至樂。




古老的道家哲學其實是一套宇宙科學,如今西方科學的量子物理學家已經證明了道家的理論。

任何東西要形成佔有空間的物體或物質(物質世界是借由五種感官來認知的),首先必須有一個反物質的概念式藍圖,將之活化,然後形成物質的樣貌和形狀。




在物體中,資訊的旅行速度比光速慢;但是在能量的形式裡,資訊的速度幾乎等同於光速。




在反物質的世界裡,資訊的傳遞是立即的,沒有能量的耗費或是阻力。




我的觀點是借由提升覺知力,我們可以觸及實相的任何一個層面。




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質就是成長,以及超越可以被認知到的物質現實,




而到達更高層次的存在——反物質,一種直接,立即示現的境界。

  




流暢和諧的自然萬象,總是綜合了兩股相反的力量。




人類是地球上唯一擁有觀察力、理解力、作結論的能力,並善於利用自然勢力的存有。




情緒平衡技巧可以用來,治療和達到活力十足的和諧狀態,




而和諧乃是統合了物質與能量所成就的意識本質。

以下的圖表,將對三種不同的存在狀態,提供整體觀點。




這三種狀態,和快樂的三種層次的意義,是相同的。




處在第一個層次,我們認知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厄運或好運巧合地主宰了我們的生活。




處在第二個層次,我們開始看到不同事件之間的關聯,儘管仍然無法控制自己的處境,但已開始能接受並遵循所獲得的直覺指引。




處在第三個層次,我們塑造出自己的現實,開始主宰宇宙的顯化遊戲,




與神聖意圖的同步性(synchronicity)結合,而放下了自我以及分別意識,臣服在無所不包的宇宙力量之下。

  






















































































第一層次




第二層次




第三層次













意識




潛意識




更高的意識




理性




感覺




無所不知




智性




直覺




洞見




辛勤




聰明




行若無事




物質




媒介(能量)




藍圖(反物質)




強烈導向




直覺




意向




頭腦(心智)




心(情感)




靈(精神)




知識




信念系統




智慧




競爭式的快樂




條件式的快樂




無條件的快樂




慣例




感覺狀態




流動狀態




聚焦於未來




聚焦於過去




聚焦於現在




治療




治癒




存在




科學的




自然的




神奇的(自發的)




巧合




同步性




立即塑造三個顯化層次





 




arrow
arrow

    Ash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