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東漢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的文字織錦


 

 

六、二十八星宿

 

二十八宿是指一個中國古人製作的星圈,用來作為天空坐標系統,便於觀察和記錄天文現象和事件發生的位置。和西方發明的黃道星座系統不同,二十八宿星圈不是單獨成立的,它是和北極點緊密相聯繫的,也就是說,二十八宿星圈+北極才構成一個完整的全天座標體系,這種座標體系被稱為赤道坐標系。

 

自中國學者竺可楨(1890-1974)以來,中國學者們在說明二十八星宿體系的赤道特徵時,總是指出在距今5000年時有多少個星宿在赤道上。這樣的論證方法是錯誤的。中國二十八星宿體系的赤道特徵,只表現在四個中星(昴、星、房、虛)準確的位處於赤道(2200 B.C.前後)這一點上,而與其他星宿是否在赤道上無關。

 

帝堯時代(2205 B.C.- 2163 B.C.)發明的圍棋(go game)的棋盤就表現了這一點:

 

棋盤中央是天元(也就是北極)

 

四角各有一個特殊點稱作星位(這就是四方中星之位),這表明,二十八宿的骨幹體系就是北極星加四方中星,它決定了整個二十八宿體系的赤道座標性質。

 

換句話說,漢字版二十八星宿問世的時間,就在帝堯時代左近,和圍棋問世的時間相差不遠。和古老的英國巨石陣(Stonehenge)石圈一樣,

 

二十八宿星圈的基準方向也是正南方(Due South),指向夏至點。

 

二十八宿之南方中宿星的距星(星宿四)準確位當夏至點的年代是2167 B.C.

 

這樣我們就可以知道中國漢字版二十八宿問世的時間一定在2167 B.C.左近,這個年代值,落在學界公認的夏朝始年2100 B.C.之前不遠,與文獻指認的堯舜時代吻合。

 

中國宋代文獻《路史》明確記載:少昊時代(2307 B.C.-2277 B.C.)行二十有八宿。把少昊在位時間與漢字版二十八宿自身攜帶的製作年代資訊(2167 B.C.)相互對照之後,我們得承認,古文獻關於漢字版二十八宿誕生年代的記載是接近事實的。

 

漢字版二十八宿星圈不是一個無頭無尾,無始無終的純粹的閉合圈,事實上,它有一個頭,也有一個尾,當首尾相銜接後,看上去就成了一個閉合的圈。

 

二十八宿的頭部就是南斗、牽牛、婺女三個星宿。這三個星宿構成了一個蓋天宇宙模型,成為日月五星的立足點和出發點。實際上,南斗、牽牛、婺女三個星宿是北斗、牛郎、織女三星在二十八星圈上的投影。

 

北斗、牛郎、織女三星是中國古人設計在北方天區的蓋天宇宙模型,

 

其中,北斗圍繞北極旋轉而形成的軌跡是圓錐形的,這代表天蓋;

 

圓錐點則代表北極;北極之下就是空氣組成的天地柱

 

(這相當於颱風眼。颱風眼也是一個巨大的氣體柱)

 

牛郎星處在銀河右岸,這暗示了大地及陽陸的存在,織女星處在銀河的左岸,

 

這暗示了陰陸的存在;牛郎、織女本身則是人類的代表。

 

這樣,天、地、人、北極、天地柱五者齊備,標誌著一個蓋天宇宙模型的成立。

 

日月五星必須有一個空間才能立足,而北斗、牛郎、織女三星所組成的空間離開黃道太遠,所以必須將這個空間投影到二十八宿星圈上,以便讓日月五星得到一個出發點,以開始人類歷史的演進。這就是南斗、牽牛、婺女三宿的設計意圖所在。因此,南斗、牽牛、婺女三宿是漢字版二十八宿星環的頭部。

 

那麼,隔著銀河與南斗相接的尾、箕二宿就是尾部了。

 

其中,尾宿的宿名已經表明自己是二十八宿之尾。

 

箕則是盛放垃圾的用具,在這兒,用於存放四分之一日,也就是“0.25

 

因為,二十八宿星環被設計用來作為日月五星行走的環形道路,在這個環形道路上行走一圈的時間被規定為3650.25日。而人類過的日子都是整數日,不能是分數日,因此,每年必須丟棄掉四分之一日(積累四個四分之一日就得到一個閏日)這個被丟棄的碎日就被暫時盛放在簸箕裏,這就是箕宿的設計意圖。

 

而我國古人有將垃圾就近倒在水邊的習俗,所以箕宿也被設在銀河邊上。

 

因此,尾箕二宿就是二十八宿的尾部。

 

這樣,漢字版二十八宿的宿名依照從頭到尾的順序寫出來就是:

 

鬥、牛、女、虛、危、室、壁(北方七宿)

 

奎、婁、胃、昴、畢、觜、參(東方七宿)

 

井、鬼、柳、星、張、翼、軫(南方七宿)

 

角、亢、氐、房、心、尾、箕(西方七宿)

 

漢字版二十八宿也可簡單表示為四象:玄武、蒼龍、朱雀、白虎(簡稱龜、龍、鳳、虎)其中,玄武對應北方七宿、蒼龍對應西方七宿、朱鳥對應南方七宿、白虎對應東方七宿。

 

注意:在這裏,蒼龍本來應該對應東方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

 

而白虎原應對應西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造成東西方星宿顛倒命名的時間,可能是在1046 B.C.牧野之戰以後,

 

原因可能是周王室天文學家,希望把原來的西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周族的族星是房宿)改稱為東方星宿,以與皇朝的朝字的含義一致。

 

無論歷史真相如何,我們都應該厘清真實的天文景象:

 

太陽自南斗出發,下一站是牽牛,再下一站是婺女,然後是虛宿(這時是冬至)然後依次是危宿、室宿、壁宿、奎宿、婁宿、胃宿、昴宿(這時是春分)......而中國古人習慣把冬至點所在七宿位配北方,春分點所在七宿位配東方,夏至點所在七宿位配南方,秋分點所在七宿位配西方。

 

所以在二十八宿原初的設計中,奎、婁、胃、昴、畢、觜、參必定是東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必定是西方七宿。

 

漢字版二十八宿的南方中星非常特殊地採用了天體的通名星作為自己的專名,

 

這表現出了當初的設計意圖:它是四仲中星(昴、星、房、虛)裏的首領星、基準星。

 

南方中星()與北方中星()的赤經差是180度,東方中星()與西方中星()的赤經差也是180度,二十八宿其他星宿也分別地 兩兩 捉對,赤經差都是180度。形成一種所謂的耦合現象。

 

這種耦合設計是一種星占術設計,是物極必反思想在星占學中的體現,

 

當然,這要唯一地通過歲星(木星)的運動,與某一星宿的關聯性來體現。

 

舉例來說,某個月份,歲星(木星)應當和昴宿一同晨出東方,如果到了時候,

 

沒有出現期待中的這種天象,那就叫做歲星(木星)失次,這將導致一種不利的後果,這個後果一段時間之後將可以在與昴宿有耦合關係的房宿中觀測到。

 

漢字版二十八宿中的每一宿都確定了一個標誌星(Flag Star),稱為距星(距是雄雞爪的後面突出像趾的部分),作為每一宿的基準位置。

 

 一個星宿和它的下一宿的距星之間的角距離(也就是以角度計算的距離)稱為距度,它用來表示本宿所佔據的天區的廣度。

 

漢字版二十八宿系統的一個鮮明特點是:各宿的距度不一樣(印度也有二十八宿,其中的各個距度卻都相同),最大的距度是33(井宿),最小是2(觜宿)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

 

例如井宿的寬度最大,這是由於漢字版二十八宿在設計定稿的時候,

 

中國正在其人口集中地區(魯西豫東地區)大規模實行井田制,這是一種兵民合一的軍國體制,是當時中國國體的主要特徵,因此,井宿就被設計成最大之宿來體現這種國家特徵。

 

又如,心宿之心被定義為天下五方的人心,那麼它的最大距度,

 

必須低於二十八宿的平均距度(13),因為五大行星(金、木、水、火、土)

 

會聚度達到13度的平均間隔時間是500年,

 

而五星會聚代表天下五方諸侯的集合,這種集合的唯一目的是商議改立天子。

 

如果心宿的距度有井宿那麼大,五星會聚的頻率就將大大提高,每隔幾十年就要來一次改朝換代,這會使天下動盪不已,社會永無寧日,國家無法休養,人民不能生息。

 

漢字版二十八宿的是宿舍的意思,所以也能把二十八宿說成二十八舍。

 

這種天上的星舍是假設,用來給行進中的日月五星歇腳休息使用的。

 

二十八宿也可以稱為二十八次,這裏,次本指人類軍隊的宿營,

 

這也就是說,中國古人把日、月、五星(金、木、水、火、土)在天上的列隊運行看作地上的軍隊行進,那麼軍隊的宿營,和日月五星在天上星宿中的休息,就都用次(宿營)來表示了。

 

與漢字版二十八宿緊密聯繫的概念還有四陸:

 

北方七宿又稱北陸,東方七宿又稱東陸,南方七宿又稱南陸,

 

西方七宿又稱西陸。二十八個宿舍就是設立在四陸上的旅站。

 

同時,陸地是與河流相對的概念,有陸地必有河流。

 

天空中確實有一條穿過陸地的河流 銀河。

 

銀河發源於天地柱(這是因為天地柱相當於颱風眼),所以銀河發源於西北方向。銀河向東南方向奔流,在南方中星附近沒入大海。

 

因此,在西陸(角、亢、氐、房、心、尾、箕)與北陸(鬥、牛、女、虛、危、室、壁)銜接的地方,也就是二十八宿的頭和尾相接的地方,有銀河穿陸而過。

 

建築在二十八宿架構上的歲星(木星)專用道路十二次就表明了這一點:

 

在十二次之首次星紀(對應鬥、牛、女三宿)與末次析木(對應尾、箕二宿)之間,就是銀河上游的一段。析木又稱析木之津,究其字面含義,是析木造舟,以渡河津的意思。

 

二十八宿四象也稱為四宮,如蒼龍又稱為蒼龍宮,朱鳥又稱為朱鳥宮,白虎又稱為白虎宮,玄武又稱為玄武宮。

 

二十八宿系統多個地方寓有數位七,如每宮星宿數均為七,四個中宿的首領星宿包含的星數也是七。數字七被中國古人認為與生命的誕生相關。

 

如《漢武故事》稱漢武帝與西王母單獨幽會的時間,是 農曆七月初七 的夜漏七刻,且兩人共食仙桃七枚。《牛郎織女故事》中織女到牛郎住處探親的時間也是 農曆七月初七 。這兩場幽會的結果當然與性媾有關,也就是與生命的誕生有關。

 

中國古人認為南方主生、北方主死。因此二十八宿南宮中宿的星名星字中就包含了生,而北宮中宿虛本義為墳墓,寓有死的意思。

 

二十八宿在古代是一個有國際影響的星宿體系,在古代印度和阿拉伯世界,

 

都有與中國二十八宿幾乎相同的星宿系統存在,並且它們顯然都是從古代中國傳播出去的。

 

由於中國古代文獻記載天皇登位元之時(BC2607.11.27)日月五星啟程於牽牛初度,因此可以判斷,在漢字版二十八宿於2277 B.C.頒行之前,有過一個古越語版本的二十八宿系統(存在的年代大約是從2607 B.C.-2277 B.C.)

 

它與漢字版系統在星象圖形方面大同小異,主要的區別之一,大概是距星的選擇有所不同。目前考古發現的時代最早的中國二十八宿圖文,被畫在一口漆木箱上,該漆木箱在1978年出土於中國湖北隨縣的曾侯乙墓。

 

墓中發現的文字證據表明,曾侯乙墓的主人亡故、下葬的年代的上限是433 B.C.

 

---------------------------------------------------------------------------

 

七、五星和五星聚

 

 

 

在中國古代天文學中,五星通常指金、木、水、火、土這五大行星。由於五大行星是移動的天體,中國古人稱它們為步星,故五星又被稱為五步。

 

中國甲骨文中的歲就是木星,其寫法就是一件武器加一個步字。中國古人把恒星稱為經星(說它們就像織布機上的經線那樣總是固定不動),把行星稱為緯星(說它們就像織布機上的緯線那樣總是來回穿梭),所以,五大行星又被稱為五緯。

 

在早期中國,五大行星星代表中國東南西北中五個地區的諸侯(族屬、人民)在星空中的代表(木星代表東方人民,火星代表南方人民,金星代表西方人民,水星代表北方人民,土星代表中原人民)。五星聚被視為全中國五大地區的諸侯會聚在一起,商議國家大事,這件國家大事通常就是指改立中國最高統治者。

 

五星聚的成立涉及到比較多的古代天文學概念,如二十八宿、北極五星、分野等。簡而言之,判斷一次五星聚成立與否的標準,是五星的聚度是否小於二十八宿的平均宿度(13),如果小於13度就算成立,否則就不成立。

 

 

 

判斷一次五星聚是對在野王者有利還是對當朝王者有利,

 

那要看五星聚集在二十八宿的哪一宿(或哪幾宿))再根據分野傳統,

 

確定對哪個族屬有利(屬大吉星象)對哪個族屬不利(屬大凶星象)

 

其次,尚有一些技術標準被用來輔助判斷一次五星聚的品質,

 

如隊形標準(五星是否排列成整齊的一字形)

 

亮度標準(五星的亮度是否都高於或等於心宿二)等。

 

中國4600年王朝史上發生過兩次重大的五星聚事件,

 

第一次是在西元前19532月,這次五星聚度是4度,

 

被稱為五星並聚,導致寒浞政變,夏王下野。

 

第二次是在西元前10595月,五星聚集在628分以內的天區內,

 

這導致商王下野,周朝建立。

 

這兩次的五星聚度都接近北極五星的天區跨度(5-7),是真正的五星聚。

 

       

 

木星和它的四大衛星我們合稱之為木五星。木五星是一種特殊的五星聚星象。

 

木五星宿營在哪里,那裏就被認為是發生了特殊的五星聚。

 

這時,木五星宿營地對應的國家(族屬)就被認為是得到了全天下五方人民的擁護,該國族就臨時獲得了為期一年的軍事行動的正當性,

 

它可以合法地征伐別國,而同時自己卻可以免受別國的打擊。

 

當然,這一切都是在占星學的外衣下保存下來的星象原理。

arrow
arrow

    Ash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